湖北打响小麦抗湿播种攻坚战:科技护航稳粮仓
创建时间:2025-10-28 15:12
荆门,2025年10月28日——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,湖北省冬小麦播种工作面临严峻挑战。当前正值秋播关键窗口期,全省各地正通过技术指导、农机调度和政策保障,全力推进抗湿播种,确保粮食生产安全。
抢抓窗口期,按下播种“快进键”
作为全国重要粮仓,湖北省今年秋播计划面积570万亩以上,其中冬小麦是核心作物。然而,9月下旬以来的持续降雨导致田间湿度偏高,部分区域出现“烂耕烂种”风险,播种进度较往年延迟。 荆门、天门等地已成立工作专班和技术服务队,包保种植大户示范带动,同时加强农机跨区作业调度,确保适播期内种满种足。
科技赋能应对“五重风险”
针对抢墒早播、田间偏湿、播种过晚等风险,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发布专项指导意见,提出“五适”播种原则(适期、适量、适墒、适深、适机)。 鄂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至30日,鄂南地区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。对于积水严重田块,推广“免耕直播”技术,待出苗后再中耕松土;稍湿地块则采用“旋耕+浅播”模式,避免深翻破坏土壤结构。 此外,农技部门加大药剂拌种普及率,推动单产提升技术落地。
政策护航筑牢粮食安全底线
全省多部门协同发力:农业农村部门落实惠农政策,加强农资质量监管;气象部门实时发布预警,指导农户避灾生产;供销系统保障种子、化肥等物资供应。 江夏区等粮食主产区通过社会化服务项目,集中连片托管耕地,解决劳动力外流导致的“非粮化”难题。 柯坪县等地的经验表明,标准化种植与农机安全培训可显著提升播种质量。
稳粮扩油,开发冬闲田潜力
在确保小麦面积不减的同时,湖北结合油菜轮作项目,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。襄阳等地通过清理撂荒地、优化产业布局,推动“稳粮扩油”目标落实。 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冬季作物结构,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。
当前,湖北正以“抗灾秋播”为总抓手,通过科技支撑、政策保障和社会化服务,筑牢粮食安全基石,为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注入强劲动能。